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電網輸出的功率包括兩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無功功率,前者直接消耗電能,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化學能或聲能,利用這些能做功,這部分功率稱為有功功率其消耗電能,只是把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能。后者這種能作為電氣設備能夠作功的必備條件,并且這種能是在電網中與電能進行周期性轉換,這部分功率稱為無功功率。
由于電網中存在很多如發電機、變壓器等需要電磁感應的設備,所以需要大量的無功功率。如果無功功率過大(感性元件),則會導致電網電壓波動劇烈,以及減少有功功率的傳輸。所以,適當地進行無功補償是非常必要的,而用來進行無功補償的控制器定義為無功補償裝置。
分相補償裝置可以補償不平衡的無功電流,但是對于不平衡的有功電流無能為力。實際上,經過恰當設計的無功補償裝置,不但可以將三相的功率因數均補償至1,而且可以將三相間的不平衡有功電流調整至平衡。在很久以前,電學奇才就已經找到了利用無功補償來平衡三相電流的解決辦法。在《電力系統無功功率控制》一書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