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電子器件應用的發展和普及,后來人們研發出由可控硅為核心的固態繼電器。其原理為通過電壓、電流過零檢測控制,保證在電壓零區附近投入電容器組,從而避免了合閘涌流的產生,而切斷又在電流過零時完成,避免了暫態過電壓的出現,這就從功能上符合了電容器的過零投切的要求。
電容器的過電壓危害。規程規定電容器在1.1倍的額定電壓下可長期運行,但很多情況下,夜間承受的工作電壓往往高出規定的電壓允許值。運行過電壓對電容器的壽命產生影響,試驗發現電容器壽命與電壓的7至8次方成反比。如電壓增高15%,其壽命可能縮短到運行于額定電壓時的32.7%~37.6%。
配網無功補償配置的基本原則: 第三條電力系統配置的無功補償裝置應能確保在系統有功負荷高峰和負荷低谷運行方式下,分(電壓)層和分(供電)區的無功平衡。分(電壓)層無功平衡的重點是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層面的無功平衡,分(供電)區平衡的重點是110kV及以下配電系統的無功平衡。無功補償配置應根據電網情況,實施分散補償與變電站集中補償相結合,電網補償與用戶補償相結合,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滿足降損和調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