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補償無功功率,經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同步電動機超前運行,一種是采用電容器補償。同步電動機價格貴,操作控制復雜,本身損耗也較大,不僅采用小容量同步電動機不經濟,即使容量較大而且長期連續運行的同步電動機也正為異步電動機加電容器補償所代替,同時操作工人往往擔心同步電動機超前運行會增加維修工作量,經常將設計中的超前運行同步電動機作滯后運行,喪失了采用同步電動機的優點。因此,除上述工藝條件適當者外,不宜選用同步電動機。當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當采用同步電動機作為無功補償裝置確實合理時,也可采用同步電動機作為無功補償裝置。
在一定的有功功率下,功率因數越小,所需的無功功率越大。為滿足用電的需求,供電線路和變壓器的容量就需要增加,這樣不僅要增加供電投資、降低設備利用率,也將增加線路損耗。為了提高電網的經濟運行效率,根據電網中的無功類型,人為的補償容性無功或感性無功來抵消線路的無功功率,這就是無功補償柜的主要用途。
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這就要求在負荷集中的地方進行補償,既要在變電站進行大容量集中補償,又要在配電線路、配電變壓器和用電設備處進行分散補償,目的是做到無功就地平衡,減少其長距離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