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電容器組裝設在變電站站內母線上,可手動或分組自動補償。結合電網實際情況,選擇按功率因數、電壓無功、電壓無功綜合控制或電壓無功綜合控制兼濾波等不同方式進行補償。動態無功補償由可控硅控制投切電容器,這種控制方式反應速度一般在20ms,投切時無充電電流和過電壓,但由于可控硅有自然導通電壓的特性,電容器投切是會產生諧波。
早在20世紀70年代,徐州地區就要求用戶就地安裝400 V低壓補償裝置,并在變電站安裝了10 kV的電容器補償裝置。當時的低壓無功補償裝置自動化程度較低,多數電容器組是通過空氣開關由人工進行投切的,保護措施簡單粗糙,當電容器組出現整組故障時才能由空氣開關的熱偶元件啟動空氣開關跳閘,切除故障。
減少電力損失,一般工廠動力配線依據不同的線路及負載情況,其電力損耗約20%-30%左右,使用電容提高功率因數后,總電波降低,可降低供電流與用電端的電力損失。改善供電品質,提高功率因數,減少負載總電流及電壓降,于變壓器二次側加裝電容可改善功率因數提高二次側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