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電網輸出的功率包括兩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無功功率,前者直接消耗電能,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化學能或聲能,利用這些能做功,這部分功率稱為有功功率其消耗電能,只是把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能。后者這種能作為電氣設備能夠作功的必備條件,并且這種能是在電網中與電能進行周期性轉換,這部分功率稱為無功功率。
選擇電容器組的控制方式:(1)電容補償容量≤ 15% Sn(變壓器容量),可以采用定值補償:無需調節,連接一個定值電容器組即可;(2)電容補償容量> 15% Sn (變壓器容量),可采用自動調節補償:電容器分多步投切,達到所需要求。
欠補償:補償的電容電流要求小于被抵消的電感電流。補償后仍存在一定數量的感性無功電流,令cosφ小于1但接近1。全補償:按照感性實際負荷電流配置電容器,IC=IL將感性電流用容性電流全部抵消掉,令cosφ等于1。過補償:大量投入電容器,在全部抵消掉電感電流后,還剩余一部分電容電流,此時原感性負載轉化為容性負荷性質。功率因數cosφ仍然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