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過程已經實現了從機械結構到電力電子器件的跨越,并且伴隨著電力電子器件的制造水平迅速發展。具體來說,主要經歷了從同步調相機→開關投切固定電容→靜止無功補償器(SVC)→靜止無功發生器SVG(STATCOM)的幾個不同階段。
早在20世紀70年代,徐州地區就要求用戶就地安裝400 V低壓補償裝置,并在變電站安裝了10 kV的電容器補償裝置。當時的低壓無功補償裝置自動化程度較低,多數電容器組是通過空氣開關由人工進行投切的,保護措施簡單粗糙,當電容器組出現整組故障時才能由空氣開關的熱偶元件啟動空氣開關跳閘,切除故障。
產品特點:1、增加變壓器的帶載容量,提高電氣設備的效率降低網損,減少線路的損耗,高效節能。2、采用進口可控硅控制電容器實現無觸點、無沖擊、無過濾投切,與普通補償柜相比還具有損耗低,元件壽命長,免維護的優點。3、濾除系統諧波,避免諧波諧振,防止諧波放大,提高電網電能質量,消除對電網的污染,遠遠超出供電部門的要求。4、 快速跟蹤系統負荷無功變化,實時動態響應,系統控制響應時間(小于等于)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