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補償也便是無功補償電源,它是為了達到荷端電壓水平、電力網、經濟運行的要求,從而必須將它設置在電力網內和負荷端。我們知道,在電力系統中,很大一部分的負載都是電感性的,因此,該系統便會消耗無功電力,從而致使負載電流的相位相對于電壓來說是比較滯后的,同樣的,隨著相角差的增大,無功電力需求也會相應的進行增大,所以,需要供給固定的有功功率,以保電流的升高而產生的線路損耗。
與此同時,低壓動力客戶電量增長迅速,近幾年已經占到了農村總用電量比重的60%~70%,主要以紡織行業、機械加工為主,而且動力客戶的用電量明顯呈現出繼續增長趨勢。這些動力客戶,其設備自然功率因數較低(COSφ=0.6~0.7),且經常處于低功率因數運行狀況。
三相電容的基本原則:1、欠補償:補償的電容電流要求小于被抵消的電感電流。補償后仍存在一定數量的感性無功電流,令cosφ小于1但接近1。2、全補償:按照感性實際負荷電流配置電容器,IC=IL將感性電流用容性電流全部抵消掉,令cosφ等于1。3、過補償:大量投入電容器,在全部抵消掉電感電流后,還剩余一部分電容電流,此時原感性負載轉化為容性負荷性質。功率因數cosφ仍然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