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電網輸出的功率包括兩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無功功率.直接消耗電能,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化學能或聲能,利用這些能作功,這部分功率稱為有功功率;不消耗電能;只是把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這種能作為電氣設備能夠作功的必備條件,并且,這種能是在電網中與電能進行周期性轉換,這部分功率稱為無功功率。
早期無功補償裝置的技術性能與可靠性不能滿足運行要求,目前的產品已做了許多改進和提高,從產品的運行情況可以反映出這個問題,目前徐州地區許多2000年投運的產品還在安全運行,運行壽命已超過8年。無功補償裝置的運行可靠性也是制造廠家比較重視的問題,目前的無功補償裝置采取了不少技術措施進行了完善,現以10 kV和400 V無功補償裝置為例,從以下三個因素著手分析。
利用wangs定理的基本概念,在A相與C相之間接入一個適當的電感L將A相有功電流的1/3轉移到C相,這時電感L在A相產生的感性無功電流恰好將電阻在A相產生的容性無功電流抵消掉。在B相與C相之間接入一個適當的電容C將B相有功電流的1/3轉移到C相,這時電容C在B相產生的容性無功電流恰好將電阻在B相產生的感性無功電流抵消掉。電感L在C相產生的感性無功電流恰好將電容C在C相產生的容性無功電流抵消掉。這樣三相電流完全平衡,并且三相的功率因數全等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