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電力電容技術的進步,傳統的無功補償裝置落后的控制器技術和落后的機械式接觸器或機電一體化開關作為投切電容器的投切技術,已經不能滿足廣大用電客戶的需要,這個時候,新一代的智能電容器應運而生。
目前,純居民生活用電的農村綜合變已經不存在了,絕大多數農村綜合變的非普工業用電占到60%以上(小集鎮公用變和排灌變除外)。由于低壓動力客戶都沒有進行無功就地補償,網改時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也未考慮低壓無功補償問題,導致農村綜合變的功率因數很低,基本上在0.6~0.7之間,即無功功率在配電線路上引起的有功損耗實際上超過了有功功率在配電線路上引起的有功損耗。因此,從技術面分析,無功功率引起的有功損耗已經成為影響整個低壓配電系統線損率 主要的技術因素。
低壓分散補償就是根據個別用電設備對無功的需要量,將單臺或多臺低壓電容器組,分散地安裝在用電設備附近,以補償安裝部位前邊的所有高低壓線路和變壓器的無功功率。其優點是用電設備運行時,無功補償投入,用電設備停運時,補償設備也退出,可減少配電網和變壓器中的無功流動,從而減少有功損耗;可減少線路的導線截面及變壓器的容量,占位小。缺點是利用率低、投資大,對變速運行,正反向運行,點動、堵轉、反接制動的電機則不適應。